太陽能電池產業將大有所為
在太陽能發電系統中,技術復雜的組成部分應屬太陽能電池??梢哉f,太陽能電池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核心,其開發、生產直接影響到太陽能發電的普及和發展。
太陽能電池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使用半導體材料,將較薄的N型半導體置于較厚的P型半導體上,當光子撞擊該裝置的表面時,P型和N型半導體的接合面有電子擴散產生電流,可利用上下兩端的金屬導體將電流引出利用。
太陽能電池的種類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,太陽能電池可分為:1、硅太陽能電池;2、以無機鹽如砷化鎵Ⅲ-V化合物、硫化鎘、銅銦硒等多元化合物為材料的電池;3、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備的太陽能電池;4、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等。
硅是理想的太陽能電池材料,這是太陽能電池以硅材料為主的主要原因。在以上電池中單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,技術也成熟,光電轉化效率可達23.3%。在制作過程中,一般采用表面織構化、發射區鈍化、分區摻雜等技術。但由于單晶硅材料價格及相應的繁瑣工藝影響,單晶硅成本價格居高不下,大幅降低成本非常困難,無法實現太陽能發電的大規模普及。
隨著新材料的不斷開發和相關技術的發展,以其它材料為基礎的太陽能電池也愈來愈顯示出誘人的前景。光電池,非晶硅及結晶硅混合型薄膜光電池等方面。
如果說單晶硅的特點是效率高、成本高,其它材料電池的難題無疑是低成本、轉化弱。與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相比,除多晶硅、碲化鎘等外,其它材料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普遍未超過15%。
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發展中國于1958年開始研究太陽能電池,1971年**應用于中國發射的衛星上。1973年開始將太陽能電池用于地面。由于受到價格和產量的限制,市場發展很緩慢,除了作為衛星電源,在地面上太陽能電池僅用于小功率電源系統,如航標燈、鐵路信號系統等。
2002年,國家有關部委啟動了“西部省區無電鄉通電計劃”,通過光伏和小型風力發電解決西部七省區無電鄉的用電問題。這一項目的啟動大大刺激了太陽能發電產業,**建起了幾條太陽能電池的封裝線,使太陽能電池的年生產量迅速增加。
部分圖文轉載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